《荷叶圆圆》教学设计15篇
作为一名教职工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荷叶圆圆》教学设计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荷叶圆圆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:
1、识“珠、摇”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。
2、能借助插图、联系生活实际了解“停机坪、摇篮、透明”等词语的意思;通过做动作知道“躺、展开”等词语的意思。
3、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,感受夏天的美好。
4、学习并仿照“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”句式说话。
教学重点:
通过联系生活实际、作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:仿照“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”句式说话。
教学准备:
小水珠、小青蛙、小蜻蜓和小鱼儿的图片,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魔术引入课题。
准备一个圆,我们来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吧,这个圆你能变什么?生答。
师:天气越来越热了,我的这个大圆就迫不及待地跳到了池塘里洗个澡,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呢?一起说,荷叶,师:对呀,这个大圆真的变成了一张荷叶,这荷叶多美啊!你能说说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?生:……师:看来,你们都挺喜爱荷叶的,要不带着你们的喜欢来读一读。谁来读读?(屏幕: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。)
师:读得真好!老师听出来了,荷叶又圆又绿。谁看到的荷叶比这位同学看到的还圆还绿呢?再来读一下!指名,多投入啊!我们一起来读,生:(齐声)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。
师:这么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我们,还吸引了一位大作家,他把自己看到的,想到的写下来,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《荷叶圆圆》,同学们齐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课文
1、荷叶圆圆的,荷叶绿绿的,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,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……所以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欢荷叶,我们来听一听,都有谁喜欢荷叶呢?
2、听范读,回答问题。
3、都有哪些小伙伴喜欢荷叶呢?生回答,师贴图。
4、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啊!你们想不想也来读读呀!赶紧打开书第70页认真读一读吧。课件出示读书要求:
1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,努力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。
2、标上自然段。读完后,坐端正,明白了吗?
师: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(课件),你标对了吗?
三,研读,赏析课文。
师:这么美得景色,这么美的文章,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!
1、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。
齐读:荷叶圆圆的,绿绿的。师:作者从荷叶的形状,颜色两方面来描写荷叶的,你能试着像这样说一说苹果吗?(举例练习句式)
1、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。
师:第二自然段写的是谁啊?生:小水珠。随机教学:“珠”这个“珠”是个生字,谁来办法记住它?(结构法,加偏旁,换偏旁)
师:同学们仔细看,珠的左边是“王字旁,”王字旁的字大多和玉石有关。
师:小水珠是怎么喜欢荷叶的呢?对,把小水珠的话读一遍。
生:小水珠说:“荷叶是我的摇篮”,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。
师:你们看出来了这颗小水珠什么特别的亮。
生:亮晶晶的眼睛。
师:对,小水珠的眼睛特别的亮。课文用了亮晶晶来形容。(卡片:晶)来大家来读一读。
生:(齐声)晶
师:这个晶有什么特点?三个“日”组成就读晶
谁来编一编顺口溜:
生:三日晶,亮晶(jing)晶(jing)。什么东西亮晶晶呢?(亮晶晶的眼睛亮晶晶的宝石)还有谁也喜欢小水珠的请你来读一读
生:小水珠说:“荷叶是我的摇篮”,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。
师:读得真是好极了!师:小水珠是怎么呆在荷叶上的啊?生:躺在荷叶上。师:(板书:躺)这个字读什么呢?谁知道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呢?它的偏旁是什么呢?身字做偏旁时撇就不出头了,它叫“身字旁。”生齐读。师:小水珠是怎么躺在荷叶上的呢?
生: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。
师:让我们都感受你的舒服,你是怎么做动作的呢?谁能用你的手和脚比划一下是怎么舒服地躺在荷叶上的。
师:看来你躺得真舒服。谁还能比她躺得还舒服的——生:用手枕着后脑勺躺着。
师:那你们就用手枕着后脑勺躺下,把你的手当成你的枕头,用你喜欢的方式往后躺,现在后面就是一片大大的圆圆的荷叶,一阵微风吹来,你的身体跟着荷叶,左一摇,右一摇,又左一摇,右一摇。此时,你觉得自己好像睡在哪里?(摇篮)
师:真温暖真舒服,你们看出示对比图,小水珠躺在荷叶上,多像婴儿躺在摇篮里啊!“摇”左右结构,提手旁,齐读。
师:我们就是小水珠,睡在摇篮里吧。小水珠说——生:(齐读)小水珠说:“荷叶是我的摇篮”,小水珠躺在荷叶上,眨着亮晶晶的眼睛。
2、学习第三自然段。
师:多美的画面啊,看到这一幕谁也迫不及待地飞过来了。
生:小蜻蜓迫不及待地飞到了绿油油的荷叶上。怎么说的——小蜻蜓说:“荷叶是我的停机坪”。小蜻蜓立在荷叶上,展开透明的翅膀。
师:读得真好!看你的身体多轻盈,请你给我们做一个小蜻蜓飞翔的动作。
教学“翅膀”(一支羽毛,月亮在旁边)
师:你们看到没有,我们张开双臂就好像小蜻蜓展开翅膀,小蜻蜓飞翔的时候就像是一架飞机,所有的小蜻蜓觉得荷叶是他的——“停机坪”。
师:再请只小蜻蜓给我们读一读——
生:小蜻蜓说:“荷叶是我的停机坪”。小蜻蜓立在荷叶上,展开透明的翅膀。
师:多美的翅膀啊!带读“透明”我们来看看小蜻蜓是怎样立在荷叶上的——(屏幕显示一只美丽的小蜻蜓)
师: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做做那只小蜻蜓,谁是那只可爱的小蜻蜓。
注意“立”的动作
齐读:小蜻蜓说:“荷叶是我的停机坪”。小蜻蜓立在荷叶上,展开透明的翅膀。(生做动作)
3、学习第四自然段。
师:谁喜欢小青蛙,来给大家读一下第四自然段?请生朗读
师:读得很好,特别喜欢你读得最后一句。我们就知道青蛙的歌声是怎样的——生:(齐声)呱呱地。
师:真好,读出了青蛙对荷叶的喜爱之情。还有“小青蛙”吗——
师:小青蛙的心情看来是真的很好,她把绿绿的圆圆的荷叶当成了自己的——歌台。(板书:歌台)所有的小青蛙们,一起来感受一下,小青蛙说……生:(齐读)小青蛙说:“荷叶是我的歌台……”
师:你们看,真正的青蛙在唱歌的时候,姿态是怎么样的?你来做一做 ……此处隐藏21709个字……荷花池里有哪些小伙伴呢?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请出来吧!
生: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
师粘贴(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)
生:老师你怎么没有贴青蛙呀?
师:对啊!青蛙呢?出示(青蛙荷叶生字图)
师:唉呀,青蛙过不了河了,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吧!
(三)教学生字
hé zhū yáo lán jīng tíng píng
荷 珠 摇 篮 晶 停 坪
tòu chì bǎng dūn xī
透 翅 膀 蹲 嘻
1、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拼读
2、重点指导“篮、晶、蹲”的识记方法。
师:在小朋友的热心帮助下,小青蛙终于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了。(贴小青蛙图)
(四)教学课文
师:现在,四个小伙伴都到齐了,它们分跟荷叶姐姐说什么?做什么呢?你们也在小组里面和小朋友们说说吧?
生:自由讨论(小组)
师:现在谁来说说?
1、小水珠躺在荷叶上,眨着亮晶晶的眼睛。
要读出舒服的感觉。
2、小蜻蜓立在荷叶上,展开透明的翅膀。
要读出快乐的感觉。
3、小青蛙蹲在荷叶上,呱呱地放声歌唱。
要读出小青蛙自豪的感觉。
4、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的游来游去,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。
师: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,我问你答,谁想来当可爱的小水珠,还有谁想当快乐的小蜻蜓,还有谁想成为歌唱家小青蛙,还有谁愿意当活泼的小鱼儿。
(五)拓展内容。
师:学了课文,我们认识了荷叶姐姐的四个小伙伴,是谁呢?
生:(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)
其实啊,荷叶姐姐还有许多的好朋友,它们也跟荷叶姐姐说了许多的悄悄话,你们来想一想,它们会说些什么呢?
如:蝴蝶、蚂蚁、小虾、小虫子
师:小朋友真聪明啊,如果老师送给你一片荷叶,荷叶会是你的什么呢?(点击课件)(引伸)
生:帽子、雨伞、故事书、扇子
《荷叶圆圆》教学设计15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、充满童趣的课文,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深的情,浓浓的爱,这种情感是通过亲和自然的语言文字缓缓传递给我们的,这类课文是需要好好地读,美美地读,才能读出融在文中的情感。可是一年级的孩子,刚认识一些字,就要他们读出感受,的确是有一定难度的,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地设计、指导,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,通过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引领学生自读自悟。
教学《荷叶圆圆》一课时,在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,我抛出了问题:这么美的荷叶,吸引了哪些小伙伴?学生纷纷抢着回答。
生1:美丽的荷叶吸引了小水珠、小蜻蜓和小青蛙。
生2:还吸引了小朋友。
我接着追问: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,你最想成为谁?为什么?请找出句子读一读,与小组同学说一说。
于是,教室里热闹起来了,小朋友们大声地读着,急切地找着,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绘声绘色地说着……
生3:(读第二节)我想变成小水珠,因为小水珠可以躺在荷叶上,多舒服啊!
生4:对,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,很舒服的。
生1:(不解的神情)“摇篮”是什么?
(有些小朋友顿时笑了起来。)
生4:你小时候没睡过吗?摇篮就是给出生没多久的小孩子睡的,妈妈帮你摇啊摇,你就会睡着了。
(学习生字“摇篮”。)
生1:可是荷叶和摇篮不一样啊?
生2:荷叶圆圆的,风儿一吹,它就会摇来摇去,小水珠就跟着滚来滚去,就像睡在摇篮里一样。
师:真是个善于想象的孩子!你一定能读好这句句子,来,读一读。
(生5读句子。)
师:我听出你这滴小水珠很快乐!还有哪些快乐的小水珠也想来读一读?
(3位学生举手读了句子。)
生3:我想变成小水珠,还因为它亮晶晶的,很可爱。
师:你很会读课文,用上了“亮晶晶”这个词。(学习“晶”)把这个词送回句子读一读,把你的感受读出来!
(又有四个学生要求读句子,读得很投入。)
师:你们真是可爱的小水珠!
师:还有什么也是亮晶晶的?
生6:冬天结的冰亮晶晶的。
生7:玻璃球亮晶晶的。
生4:小朋友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。
师:你们很会观察!请想成为小水珠的小朋友带着对荷叶的喜爱读一读这一节。
生8:老师,我想变成小青蛙。(读有关小青蛙的语句。)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歌,我觉得很有趣,很可爱。
生2:老师,为什么是“歌台”?我觉得应该是“舞台”。小青蛙唱唱歌,还要跳来跳去,就像在表演节目,荷叶就是它的舞台呀。
师:你很会动脑筋,敢于向书本挑战,有勇气!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,看看用“歌台”好还是用“舞台”好?
(生各自读句子。)
生7:还是用“歌台”好,青蛙呱呱叫,就像在唱歌,荷叶是它唱歌的舞台,就是“歌台”。
师:说得真好,呱呱的叫声是小青蛙的一大特点。
生2(对着生7):那我来考考你,你会做小青蛙蹲着唱歌的动作吗?
生7:当然会。
(马上表演,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。)
师:来,我们一起来做小青蛙,蹲在荷叶上呱呱叫。
(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地模仿小青蛙的样子表演了起来)
师:边读句子边表演,比比谁是最快乐的小青蛙!
……
一节课下来,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、来说。期间,课堂中充满想象,充满童真。他们敢于问,敢于想,敢于说,完完全全地走进课文中,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,与小动物们交流。
本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、体验和理解,通过创设了“你想变成谁?”这个情境,让学生谈感受、读句子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,产生“感悟”。这样以体验带动朗读,学生就能很自然地、有声有色地读出重音、停顿、语调语气,指导朗读也就水到渠成。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的个性,激发学生的灵性服务,学生学得轻松,上得精彩,而这精彩正是他们“读”出来、悟出来的!
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,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。在本片段中我由一个大问题:美丽的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?你最想变成谁?为什么?引出学生对小水珠、小蜻蜓、小青蛙以及小朋友的喜爱,进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:“摇篮“是什么”?为什么说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?用“歌台”还是“舞台”?我来考考你,你会做小青蛙蹲着唱歌的动作吗?……整堂课以学生的朗读和问答为主,在读中品味词句,在读中用语言表现情感。而在这读和悟的过程中,学生产生的那些小问题,也正好成为了我教学的资源,从而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合作。同时,我的点拨、指导,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,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,使学生融入了文本,读出了感受,读出了美。
文档为doc格式